【证券时报】简析美国金融期权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27 09:21:48 浏览量:

美国的金融期权始于股票现货期权。以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成立为分界点,前期的期权主要以订单驱动报价的方式交易,1973年后则以标准化的场内交易为主。

要了解美国金融期权的发展,首先要了解一下美国的证券交易场所的发展。在美国证券发行之初,并没有什么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行。街边的咖啡屋就是经纪人的办公室,他们经常会在这里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生意上门。如果有公司要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得到资金,会到咖啡馆找到这些经纪人来帮助他们发行股票,经纪人还会提取佣金。

但上述这种自由组合的方式很快就显示出了弊端:经纪人为了拉到生意竞相压低佣金,还有的经纪人得到股票消息后,立即通过咖啡馆外的黑市进行股票交易。无序竞争让经纪人互相指责,场内的经纪人指责场外的黑市胡作非为,而场外的人指责场内的经纪人垄断市场。面对这种局面,1792年5月17日,24个证券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68号外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梧桐树协议,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

股票期权伴随着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产生而成长,早年的股票期权多数是以订单驱动的方式进行场外股票期权交易。由于刚开始时并不存在中心交易市场,买权和卖权都在场外市场,市场依靠那些为期权的买家和卖家寻找对手方的经纪商而得以运行。

进入20世纪以后,期权的声誉因为投机者的滥用受到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证券经纪商从上市公司那里得到股票期权,作为交换他们要将这些公司的股票推荐给客户,从而使该股票的市场需求迅速上升,上市公司和经纪商可以从中获益,而许多中小投资者却成为这种私下交易的牺牲品。1929年以后,美国国会为防止市场再次崩溃,举行听证会并由此成立了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当时,美国期权经纪商与自营商协会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期权经纪人荷尔伯特·菲勒尔到国会作证。通过激烈的辩论,菲勒尔成功地说服了SEC,使他们相信期权的存在的确有其经济价值。这使得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美国的股票期权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到了1973年,全世界第一个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成立,这标志着真正有组织的期权交易时代的开始。在最初的阶段,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规模非常小,只有16只标的股票的买权。交易的第一天,成交合约911手。然而到了第一个月底,CBOE的日交易量已经超过了场外交易市场。

CBOE的第一任总裁约瑟夫·W·索利凡(Joseph W. Sullivan)认为,与传统的场外交易市场相比,期货交易的公开喊价方式更具效率性。其中,期权合约的标准化为投资者进行期权交易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也极大地促进了二级市场的发展。同时期权清算公司的成立也为期权的交易和执行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可靠的履约保障。

场内期权交易具有两个重要特质:即标准化与集中清算。标准化的期权合约提供了标准化的期权合约规模、执行价格、到期日等重要参数,而集中清算为所有交易者提供了可靠的财务保障与运营保障,清算由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清算公司(CBOE Clearing Corporation)完成,这样的机制保证了场内交易的效率远远超过场外交易。而在美国股票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开始交易期权后,CBOE与之联手组建了共同的清算机构,即期权清算公司(Options Clearing Corporation,OCC)。OCC现在为美国所有从事股票期权交易的交易所提供清算,它是交易所场内期权的每个参与者在财务上绝对安全的交易对手。事实上,对于每个会员而言,OCC是各卖家的买家,同时也是各买家的卖家。可以说,期权合约的标准化以及期权清算公司的形成,为场内期权市场的活跃奠定了可靠基础。

同样在1973年,在期权理论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划时代的成果。芝加哥大学的两位教授费舍尔·布莱克(Fisher Black)和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发表了“期权定价与公司负债”的论文,该论文推算出了任何已知期限的金融工具的理论价格,使期权定价难题迎刃而解。他们提出的BS期权定价模型的时间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标准化期权合约几乎同时。不久,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就推出了装有根据这一模型计算期权价值程序的计算器,大多从事期权交易的经纪人都持有各家公司出品的此类计算器。

与此同时,莫顿也发现了同样的公式及许多其它有关期权的有用结论。布莱克—斯克尔斯定价模型亦可称为布莱克—斯克尔斯—莫顿定价模型。莫顿拓展了原模型的内涵,使之同样运用于许多其它形式的金融交易。1997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奖授予芝加哥大学的斯克尔斯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莫顿教授,表彰他们共同完成的期权定价理论。他们的工作对金融创新和各种新兴金融产品的面世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转自:证券时报)